七星耀北斗 九皇映中天:九皇会至 燃灯礼斗增福寿

明日为农历九月初一,至农历九月初九为北斗九皇降诞之期。

道经中载,元始天尊之先天阴气化生斗姆,斗姆的梵气又化生了九皇。贪狼、巨门、禄存、文曲、廉贞、武曲、破军七颗明星,加上左辅右弼两颗弼星,统称为九皇。

因此,九皇实为先天之大神,而世传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便为北斗九皇降世圣辰。各地宫观,无论正一、全真,都会在此期间燃灯礼斗,诵经拜忏,供奉斗真,即是所谓的“九皇大斋盛会”。关于北斗九皇的来历与故事,网上已经有许多介绍的文章了,颐叔在这里就不炒冷饭,我们今天来谈一谈关于北斗九皇的另一些知识。

640-135 继续阅读“七星耀北斗 九皇映中天:九皇会至 燃灯礼斗增福寿”

延寿、转运又解厄的“九皇斋”到底是什么?

九皇斋的来历
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,为传统的九皇会,“九皇会”原为古代道家的一种祭祀活动,“九皇”原指北斗星,包括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。宋以后,或称紫微,勾陈和北斗七星,皆为斗姥所生,号称九皇;“斗姥”又称斗姆,为北斗九星之母,其诞辰为九月初九,九月设坛斋戒纪念“斗姆诞辰”。

道教《本命延生经》记载,元始天尊之阴气化生斗姆。斗姆的梵气又化生了九皇。即贪狼、巨门、禄存、文曲、廉贞、武曲、破军七颗辅星,加上勾陈大帝和北极紫微大帝两颗弼星,称为“九皇大帝”。

继续阅读“延寿、转运又解厄的“九皇斋”到底是什么?”

南斗主生、北斗主死!(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)

古云“南斗注生,北斗注死”,人的生死籍传说是由南斗与北斗所控制的,所以出现了北斗的信仰。中国文化与其它文化共同点是有太阳神的信仰或月亮神的信仰,但有显著的不同于其它所有的文化的就是北斗的信仰,道教对于北斗的信仰有极多的继承。

道教重视斗星崇拜,称“南斗注生,北斗注死”,南斗星君掌管生存,北斗星君掌管死亡。凡人受胎,皆从南斗过北斗。北斗星君掌管死亡,若能朝拜北斗,便可得道成仙,从死籍上永远除名。南斗专掌生存,民间又称为“延寿司”。朝拜南斗,可增加阳寿。 继续阅读“南斗主生、北斗主死!(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)”

七星延寿真实存在吗?

道教带给平常人的神秘感在什么地方,除了神仙传说,对于不可预知的事物的畏和敬,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方法不可能是单一的。在道教,【法术改命比符咒更为神奇,然而没有师传是无法使用的。】

一、生命之灯法术。李理山是民国时杭州玉皇山福星观高道,李理山之徒弟吕宗安、高宗宝等人进行的一个“看守一盏生命之灯”的法术。(上海)老茶商王先生的长子。他已经病了几个星期,外国的医生都没有办法了,他们说他今晚不行了。他的家里人请我们帮助他。”仪式的时间是“晚上八点钟,我们要为他点亮一盏灯。”法术中的“油灯被一个深筒状的玻璃罩罩着,放在一个大黄铜碗里。……微弱的火焰处还有一道小巧的丝质屏风,隔绝了道士们的呼吸。”仪式的过程很曲折,开始时“他们三人绕着油围成一个圈,精神全然集中,嘴里轻轻念着祷文。”但中途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难“……火星还在缩小,似乎就要灭了,又燃起了一个亮点。”不过最终这次法术成功了。“他们三人屏住呼吸站在那里,他们的意念完全收敛于心灵最深 继续阅读“七星延寿真实存在吗?”

拜斗,是道教独有的祈福延寿科仪

拜斗,也叫“礼斗”,礼拜北斗的意思。是 道教 独有一种为人消灾解厄、祈福延寿的科仪,又称为“朝真礼斗”。

拜斗渊源甚早,据《北斗经》所载:在永汉元年正月初七日,太上老君升玉局座授张天师“北斗延生祕诀”,人们始知北斗是人神之主宰。汉代的霍光曾经礼斗,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曾礼斗。

0 继续阅读“拜斗,是道教独有的祈福延寿科仪”

朝真拜斗 日斗月斗,为何初三、廿七拜斗消灾延命最快?

据《灵宝领教济度金书·设醮》载,凡建斋设醮,都要荐诚于天地三界,祈福于十方真宰。每月初六、旬中辛日,雷声普化天尊监观万天,浮游三界。若或有人想学道、思慕成仙,超度九玄,解释三灾,可请道士,或者同亲友,在道观酌水馈花、课诵《玉枢宝经》。或一遍,三五遍,乃至数十百遍,即得神清气爽,心广体胖,凡所希求,悉应其感。

据《北斗经》载,太上曾降蜀都,地神升玉局座,祖天师受五斗真经,方获解谢之门。老君开示,“凡人性命五体,悉属本命星官之所主掌。本命神将、本宿星官、常垂荫佑、主持人命、使保天年。”那么,朝真拜斗有没有比较好的日期,朝真拜斗消灾延命最快呢?道观有没有固定的拜斗日期呢? 继续阅读“朝真拜斗 日斗月斗,为何初三、廿七拜斗消灾延命最快?”

聊聊收惊的那些事儿

在我们这里,很多小孩子在受到惊吓或者高烧不退的时候,会请人给小孩“摸一下”,所谓的“摸一下”其实就是“收惊”。

有一种收惊方法是用大米装在“升”里,没有“升”一般就用碗代替。然后用布把碗包起来,接着抓着布把碗倒过来放在小孩子的头上绕圈,似乎还要念点啥,这个我有点记不清了,有些人还会点个香。 继续阅读“聊聊收惊的那些事儿”

“魂不附体”?道长教你如何收魂招魂!

一、收惊的概念

在中国古代社会里,人人都相信自己是有灵魂的。若人受到过分的惊吓,其“灵魂”受惊吓会逃离身体,这就是俗话所说的“魂不附体”了。其中的严重者,甚至还会导致精神崩溃。因此民间常常要及时收魂或曰“招魂”, 把逃逸的魂魄追回来,使其返回主人的身躯。民间把这一套“收魂”仪式俗称“收惊”。“收惊法”的应用民间当中较为常见,即使是科学昌明发达的今天, 这种习俗至今尚在流传。 继续阅读““魂不附体”?道长教你如何收魂招魂!”

小儿夜啼:可能是心火、惊恐、食积 (附推拿手法14种)

多因脾寒、 心热、 伤食、 惊恐或心肾亏虚所致。

脾寒者, 常因孕妇素体虚寒, 胎儿出生后禀赋不足;或因其母食贪凉, 好饮生冷;或护理小儿失慎, 腹部中寒、 寒冷凝滞、 气机不利。夜属阴, 脾为至阴, 喜温而恶寒, 腹中有寒, 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。 继续阅读“小儿夜啼:可能是心火、惊恐、食积 (附推拿手法14种)”

无觅相关文章插件,快速提升流量